注意:同学们,本文已对真题进行排版,清晰可见,下载后答案及解析在真题最下方,可下载打印自行作答!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单项选择题
1、幼儿园教师通过记录幼儿日常生活与活动中的表现来分析其心理特点。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谈话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解析:本题考查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最基本的方法。A项正确。
B项: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测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也可以是有关个性方面的,称为“人格测验”,而人格测验实际上是一种问卷。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改变和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正确答案:A
2、下列几种意外事故,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有小飞虫进入幼儿眼里,翻开眼皮后用海绵签轻轻擦去
B、幼儿跌倒后轻微的擦伤,对伤口清洗去污,涂上消毒药品
C、幼儿鼻内进了小珠子、豆粒等圆滑异物,用镊子去取
D、幼儿被蜜蜂轻度蜇伤后,在伤口涂淡碱水或肥皂水等弱碱性液体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及预防。幼儿玩耍中,会无意间将小物件塞入鼻孔,形成鼻腔异物。鼻腔异物以花生米、豆子、果核为多见。幼儿鼻腔异物可能引起长时间鼻塞、鼻涕带血丝。急救方法如下:(1)不可用镊子去夹异物,特别是圆形的异物,可能使异物深陷,落入气管,非常危险。(2)可让幼儿按住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使异物排出,也可用棉花捻或纸捻刺激幼儿的鼻黏膜,使其打喷嚏,将异物排出。C项,幼儿鼻内进了小珠子、豆粒等圆滑异物,用镊子去取,很难夹出圆形异物,反而使其更加深陷,更不容易去除。C项说法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A项:有小飞虫进入幼儿眼里,眼部有异物时,切记不要让幼儿揉眼,以免损伤角膜。一般情况下,可将其眼睑翻出,用干净手绢、海绵签等轻轻擦去异物。若异物牢固地嵌插在角膜上,幼儿会十分疼痛,为了不损伤角膜,必须去医院处理。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幼儿跌倒后轻微擦伤,伤口小而浅,只是擦破了表皮,可先用清水、双氧水洗净伤口,然后用红药水涂患部。如果伤口大或深,出血较多,要先止血,将受伤部位抬高,立即送医院处理。如果皮肤未破,伤处肿痛,颜色发青,可局部冷敷,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一天后再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吸收,减轻表面肿胀。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幼儿被蜜蜂轻度蜇伤后,应将伤口残留毒刺立即拔出或用针挑出,但勿挤压蜇伤伤处,以免增加毒液的吸收。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在伤口处涂弱碱性液体,如淡碱水、肥皂水等。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正确答案:C
3、为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发育,教师要求幼儿有正确的站姿和坐姿,这是因为幼儿()。
A、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易变形
B、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小,易变形
C、骨骼弹性小,可塑性小,易变形
D、骨骼弹性小,可塑性强,易变形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育。幼儿骨骼有机物多、无机盐少,柔韧性大而强度低,容易变形。幼儿骨骼中所含有机物比成人多,无机盐比成人少,故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容易变形。一旦发生骨折,常会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折”。因此幼儿容易因不正确的姿势或其他原因导致骨骼变形。所以教师要求幼儿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防止骨骼变形。A项正确。
B项:幼儿骨骼特点是弹性大、可塑性强,硬度小,容易变形。而该项描述可塑性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幼儿骨骼的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小。而该项描述弹性小、可塑性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幼儿的骨柔软、弹性大、硬度小。而该项描述骨骼弹性小,与题干不符,排除。
正确答案:A
4、小军打针时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哭!我是男子汉!”这表现出他初步具备()。
A、情绪理解能力
B、情感表达能力
C、情绪识别能力
D、情绪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情绪的发展。情绪的自我调节化的发展趋势是指情绪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幼儿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题干中,小军“我不怕!我不哭!我是男子汉!”是运用语言表达的方式来自我调节不愉快的刺激,符合情绪的自我调节。D项正确。
A项:情绪理解能力是一个人对情绪反应的认识,能够认识到别人的情绪体验跟自己不同。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情绪表达能力是指情绪表达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来传递情感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情绪识别能力是指个体觉察自身、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正确答案:D
5、《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1-3岁儿童每年健康检查的次数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解析:本题考查《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定期健康检查中提出:1-3岁儿童每年健康检查2次,每次间隔6个月;3岁以上儿童每年健康检查1次。B项正确。
A、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正确答案:B
6、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特征不包括()。
A、言语发展迟缓
B、对人缺乏兴趣
C、胆小怕生
D、重复性的刻板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自闭症的典型特征。自闭症多发生于3岁以内的孩子身上,起病缓慢,主要的心理障碍如下:(1)社会交往障碍: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与外界建立不起情感联系。 (2)语言障碍:孤独症患儿虽有语言功能,但往往缄默不语,或是使用一种不为交流的语言。(3)行为异常:孤独症患儿常以奇异、刻板的方式对待某些事物;兴趣十分狭窄,要求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固定不变,很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4)其他:可能有感知障碍、认知障碍、癫痫发作等表现。胆小怕生,不属于自闭症的经典特征。C项与题干要求相符,当选。
A、B、D三项:均属于幼儿自闭症的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正确答案:C
7、十个月大的贝贝看见妈妈把玩具塞进了盒子。他会打开盒子把玩具找出来。这说明贝贝的认知具备了()。
A、守恒性
B、间接性
C、可逆性
D、客体永久性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特点。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①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②幼儿还没有语言和思维,逐渐形成了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物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物体仍然存在。儿童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题干中贝贝能够打开盒子寻找玩具体现了客体永久性。D项正确。
A项:守恒性是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之一。儿童能够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间接性不属于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该阶段的幼儿只能用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去感知世界。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可逆性是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之一。皮亚杰提出,在儿童思维发展的所有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可逆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正确答案:D
8、婴儿说:“妈妈抱”“要牛奶”“外面玩”等句式,一般被称为()。
A、单词句
B、双词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儿童口语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不完整句阶段(1)单词句阶段:(1~1:5岁)(2)双词句阶段(1:5~2岁);2、完整句阶段:(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6、7岁)。题干中婴儿说“妈妈抱”“要牛奶”“外面玩”等属于双词句。B项正确。
A项:单词句。这一阶段,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反映在言语理解方面。同时他们开始主动说出有一定意义的词,说出的词有以下特点:①单音重叠。②一词多义。③以词代句。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简单句。指句法结构完整的简单句。2岁后简单句逐渐增加。幼儿使用的主要是简单句。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复合句。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单句组成的句子。幼儿使用复合句数量较少,结构松散,缺乏连词。与题干不符,排除。
正确答案:B
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
A、幼儿评价为主
B、家长评价为主
C、教师自评为主
D、专家评价为主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四条: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正确答案:C
10、张雪门“行为课程”的理论基础是()。
A、杜威实用主义哲学
B、建构主义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张雪门的理论基础。早期的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复杂行为都决定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后期的新行为主义还通过强调“操作”这一互动行为把人的心理与意识也纳入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张雪门将这些观点运用到他的行为课程之中,提出活动是实施幼稚园行为课程的主要手段,幼稚园应创设积极的环境以引起儿童的主动活动。到了后期,他又将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加以研究。另外一个思想基础来源于实用主义教育学这一理论。D项与题干相符,当选。
A、B、C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正确答案:D
二、《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简答题
11、(论述题)结合下图,请举例说明幼儿期记忆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记忆容量的增加。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扩大,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2)幼儿无意记忆占优势①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②无意识记效果随着年龄增长。比如小朋友很容易记住广告,而对于学习的古诗词记忆较难,体现了无意记忆占优势。
(3)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在4-5岁出现有意成分,在幼儿园中班后幼儿的有意识记迅速发展,到小学后,两者水平达到了交叉点,说明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随着幼儿的发展而发展,两者的识记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缩小。
12、(论述题)简述幼儿教师“以幼儿为本”的基本理念的内涵。
正确答案:“幼儿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幼儿教育身上的具体体现,是幼儿教育本质的重要内涵,也是幼儿教师应秉持的核心理念。
(1)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幼儿为本”,其第一要义是尊重幼儿的权利。幼儿作为独立的“人”拥有自己的基本权利。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
(2)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3)尊重幼儿期的独特性和价值。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保教并重,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好因材施教
三、《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论述题
13、(论述题)有人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理解为分科上五门课,这种观点错在哪里?
正确答案:两者属于不同模式的课程。
(1)领域课程是指能够涵盖某一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根据对象进行这种课程必须打破学科的界限,使来自不同领域的内容整合起来,这使得领域课程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比如科学领域包括科学和数学,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和美术,社会领域包含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 艺术等五个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2)学科课程是以科目为单位对课程内容进行编制的一种方式,如语言、数学、常识、音乐、美术、体育等。分科课程的编制方式,有利于儿童获得系统的知识,但由于科目的分化,容易造成忽视各科目间的联系以及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忽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的情况。
综上所述,不能把五大领域等同于五门课,领域课程加强了领域内部相关知识的联系,根据对象确定内容考虑到幼儿的实实际生活需要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因此更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四、《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材料分析题
(一)
材料:小班角色游戏时,李老师发现豆豆经常会倒提起布娃娃,边打边说:“你不乖,我打你,你再哭,我还打!”
14、(1)分析豆豆出现这种行为的可能原因。
(2)针对这样的情况李老师该怎么做。
正确答案:
(1)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①父母的惩罚。在生活中,父母的育儿态度体现出专制、惩罚的行为,幼儿会进行模仿,导致在游戏中进行体现。材料中幼儿对娃娃说“不听话就打你,哭就打你”体现了家庭因素的影响。
②榜样。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材料中幼儿的做法可能来源于对电视的模仿。
③个体因素。由于幼儿的个性以及情感、社会性等不同,幼儿在对游戏的兴趣和游戏的风格等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材料中的幼儿体现出对娃娃的攻击性行为,与自身的气质类型、交往方式有关系。
④挫折。挫折是幼儿引起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原因,孩子在生活中遭到不公平待遇就会产生挫折感,材料中幼儿对娃娃采取了攻击性行为,可能是受到了挫折,无处发泄内心情绪,于是将内心宣泄在娃娃身上。
⑤强化因素:幼儿可能在家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行为,但是父母并未理会,所以导致了幼儿打人的行为增加、在幼儿园又出现了相似行为。
(2)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①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并介入幼儿游戏。教师可以平行游戏法指导游戏,也可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加入游戏,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
②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关注幼儿平时的表现,尽量满足儿童合理的心理需要,减少其受挫心理。
③善于发现本次游戏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面对孩子类似的情况,教师应在充分观察的前提下,引导幼儿正确对待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④努力提供宣泄内心压力的多种形式和途径。减少对攻击性行为的模仿与强化。成人应提高自身素质,为儿童树立榜样,避免简单粗暴地对待儿童。
⑤关注该幼儿的特殊需要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必要的情况下可采取家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家庭教养方式,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方式,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
小明四岁多了,妈妈发现他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说他哪里做得不够好,他就会说“昨天张老师还表扬我了呢!”“说我爱帮助人”“我昨天值日还得了小红花”“我画画也画得特别好”“我是我们班最棒的”等等。
15、(分析题)问题:根据小明的表现,分析其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自我意识在幼儿期的发展主要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其中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材料中小明的表现主要体现了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1)以依从性评价为主。幼儿初期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材料中的小明在妈妈说他不好的时候总是说“老师夸我爱帮助人。”依从于老师对他的评价,体现了依从性评价的特点。
(2)以个别方面的评价为主。幼儿的评价主要是从个别方面或局部来评价自己。材料中的小明在评价自己时,提出了“助人或者爱画画”等个别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了从个别方面进行评价,但已经出现了向多方面发展的趋势。
(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幼儿的自我评价基本上是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材料中小明在评价自己时,提出的:帮助人、爱画画等行为都是属于他的外部行为,说明他仍旧处于外部行为评价的阶段,还未出现从内心品质评价的能力。
(4)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性。处于幼儿初期的儿童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是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材料中,小明不能接受妈妈的批评,而更容易接受老师的夸奖,说明小明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夸奖,是从主观情绪角度出发对自己进行评价的。
综上所述,小明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了解幼儿评价的特点及趋势,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
五、《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活动设计题
(三)
设计一个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让幼儿感知和发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条件。
16、(分析题)要求:写出设计思路,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参考范文: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条件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往往缺乏深入的感知和体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条件,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活动名称:
“植物的生长过程与条件”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
2. 幼儿实践种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植物生长的乐趣。
3. 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条件和环境的认识,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4.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准备一些植物种子(如绿豆、黄豆等)、花盆、土壤、水等种植材料。
2. 准备一些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及植物生长条件的讲解资料。
3. 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花盆和一份种植材料。
活动过程:
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准备的植物种子、花盆、土壤和水等材料,简单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条件。
2.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份种植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种植。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3. 教师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记录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如发芽时间、叶子形状、生长高度等。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帮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4.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的条件,如阳光、水分、土壤等,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和资源。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为植物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如合理浇水、施肥等。
5.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种植的植物是否需要除草、捉虫等护理工作,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一些关于植物保护的知识,如怎样识别有害虫子和如何合理使用农药等。
6.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长或教师的帮助下,为自己的植物制作一个小标签,写上植物的名称和自己的名字,挂在花盆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归属感。
7. 教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种植成果,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和感受,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通过展示成果来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发布者:形考达人,出处:https://www.xingkaowang.com/14955.html
本站不对内容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免费答案:形考作业所有题目均出自课程讲义中,可自行学习寻找题目答案,预祝大家上岸成功